2024年国庆节前夕,“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许多观众纷纷前来参观展览。图为观众在展览中与国徽合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制定始于1949年6月,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是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副组长叶剑英、沈雁冰。7月13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集启事,公开向全国人民征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并提出国徽设计“应注意:(甲)中国特征;(乙)政权特征;(丙)形式须庄严富丽”等三项具体要求。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收到国内群众和海外华侨的国徽应征稿件112件,图案900幅,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国徽设计工作的关注。
但是,当国旗在开国大典上冉冉升起时,天安门城楼上并没有悬挂国徽。原来,应征稿都不合乎要求,仅有可参考的图案四五个。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国徽图案参考资料》
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集国旗国歌国徽方案协商座谈会。此前毛主席曾说过:“国旗上不一定要表示工农联盟,在国徽上可以表明。”在这次会上,毛主席指示:“国旗决定了,国徽可以慢一点决定。我看原小组可以继续设计国徽,等将来再交政府去决定吧。”因此,9月27日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只决定了国旗和国歌,而没有决定国徽。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邀请参加设计工作的专家有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主任张仃、周令钊和张光宇,青年艺术剧院的张正宇,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梁思成、高庄、林徽因和莫宗江等。钟灵担任国徽组的秘书,负责联络、接待。
此时的图案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原有的《国徽图案参考资料》份政协会微的5幅图案;第二种是1950年6月前张仃、周令钊等新设计的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图案;第三种是1949年10月23日林徽因、莫宗江、梁思成等拿出的以大孔玉璧为主要内容的两幅修正图案。
1950年6月,三种共8幅国徽设计图案送交6月10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审议,经审议,“常委会认为均未恰当,指示以第二种方式为主,加以修正,另制图案。”6月11日下午,马叙伦召集国徽组会议,讨论以第二种方式(中央美院张仃等的仿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图案)为主,修正设计国徽的问题。会上争论得十分激烈。当天晚上,周恩来亲自找梁思成做工作。
6月12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清华大学家中召集系里教师莫宗江等组成设计组,投入到新的国徽图案的设计之中。林徽因感到某些五彩图案与商标很相似,就提出“徽”与“标”要有所区别,要有象征意义、要有民族特色、要程式化、要图案化,使大家深受启发,指导思想逐渐明确。
此时的张仃等也提出一幅新图案,但国徽审查组几次开会觉得两图都不理想,城里都是美术家,城外都是建筑师,风格需要统一。虽然清华远在城外,梁思成有小汽车,联络方便,他们奔波于清华与中南海之间,听取意见加以改进,有时还带上颜料、画笔到中南海瀛台的待月轩去修改图案到深夜。
6月20日晚,沈雁冰在怀仁堂主持国徽审查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左一和左三两块大板子上是清华最后修正完成的两幅图案,左二和左四是美院的图案。到会12人多数赞同梁思成等修正过的两幅图案,认为它庄严,有中国特色。周恩来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后,提出以清华的图案为基础再加适当修改。
6月21日,马叙伦、沈雁冰向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国徽审查组报告》(政协会议秘书处同时印发了梁思成等绘制的《国徽图样》)。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通过国徽审查组拟定的国徽图案。6月28日,毛主席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国徽图案的主要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毛泽东主持会议通过了国徽审查组拟定的国徽图案
图案通过后,塑造国徽立体模型(浮雕图案)的任务经梁思成举荐交给了清华大学营建系副教授、工艺美术家高庄。高庄在工艺美术方面造诣很深,木刻、浮雕和素描功力尤为深厚。用张仃的话说,“高庄手很准,眼很准,尺寸观念很严格,做东西可以只凭眼睛,不用尺子,差不了几毫米。”因此把塑造国徽模型的任务交给高庄,大家都很放心。
高庄的突出贡献是没有机械地按平面图案做一个浮雕图案,而是,把立体造型作为一次艺术再创造。一开始,高庄也是完全按原图案去做的,但一个星期就做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原图案比较松散,整体和局部形象不协调,形式和内容相互矛盾,必须作较大的修改。他向毛主席写信,经由梁思成向上反映,中央领导同志采纳了这一意见。
遵照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国徽形象要“向上”(表达新中国蓬勃向上)和“响完”(色调要明快)的要求。高庄在修改和塑造中注意以实物(如麦稻穗、齿轮)比较,即以自然为基础,再加以艺术加工,同时借鉴古代浮雕的传统表现技法。
高庄的修改,一是将麦稻穗重新组合,分行并列挺直向上环绕,麦稻粒大小一样,昂头向上,显得更匀称、饱满、挺拔、整齐;二是改变绶带折法,删繁就简,红绶带从齿轮中心的交结点向左右穿过麦稻秆中间下垂,两个边稍向外倾,更有稳定感,纹饰采用古代佛像衣服褶纹“曹衣出水”技法,更沉稳、肃穆;三是将非正圆改为正圆,并解决麦稻穗缺口问题,巧妙地将接口处设计为上小下大的“钉拔”形,下衬以完整的金环。
8月18日,在中南海政务院会议室召开的《关于国徽使用、国旗悬挂、国歌奏唱办法及审查国徽图案座谈会》上,会领导和专家们在传看和比较了两种国徽模型后,一致同意高庄修正的国徽浮雕图案。
审查会后,高庄和助手赶制了四五十枚国徽石膏模型,供驻外使馆等重要机关和制作单位使用。由于时间太紧,来不及做金属国徽,中央美院美术供应社(北池子北口景泰蓝厂)制作了一批木制国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庆节前夕,张仃亲自率领美术供应社的师傅们用传统的搭凉棚的土办法,把他们制作的一枚直径3米多的木质国徽用人力牵引悬挂到天安门城楼二层檐下。
高庄翻铸国徽模型用的母模曾被中国人民银行用于铸造人民币硬币,1959年母模和审查时用的国徽石膏模型(素色、彩色各1)一起由国务院拨交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保存。
1959年的国徽母模和审查时用的国徽石膏模型
国徽是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由人民政协国徽审查组邀请一批专家共同努力,在广泛听取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正式公布。庄严富丽的国徽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庆节前夕诞生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以后历次宪法均予以确认。
观众创意式“打卡”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比心国徽。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